扬州光大防水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13235276698
邮箱:1208075462@qq.com
扬州市邗江区堡城路208号
混凝土地下外墙施工缝防水堵漏构造
某商业综合体建筑工程中超高层公寓的主体 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,从筏板基础顶 面 至 地上 26 层,在 剪 力 墙 约 束 边 缘 构 件 中 埋 置 型 钢, 以优化结 构 的 抗 震 性 能。 在 地 下 室 施 工 阶 段,由 于施工需要,在墙体上要设置水平的施工缝,若按 照常规的结构施工缝防水堵漏构造 做 法 进 行 施 工,则 施工缝与首节型钢接触部位的防水难以处理。 因 此,可以采用 墙 体 附 加 外 壁 形 成 阶 梯 形 水 平 施 工 缝的做法或 取 消 上 反 外 墙 体,在 基 础 顶 面 设 置 施 工缝的做法 来 解 决 防 水 问 题,并 且 墙 体 内 侧 施 工 缝外观更加美观。
1 工程的结构布置
本工程超高层公寓的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剪 力墙结构,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中内置型钢,截面形 式为 H 型、十字型及王字型,型钢柱脚均位于筏板 基础顶面,通过锚栓与筏板基础相连。 整体结构地 下 3 层,地上 36 层,地上结构高度为+160. 950 m,地 下结构高度为 - 16. 950 m,位于该地区地下水位高 度以 下。 地 下 的 墙 体 结 构 布 置 如 图 1 所 示,其 中 3-A 轴与 3-11 轴上的墙体为地下室外墙。 施工过 程中,外墙施工缝的防水质量是控制重点。
2 施工缝防水原理
在结构工程大面积施工过程中,通常需要将连 续作业的混凝土划分为几个单元来进行分段分层浇 筑,例如地下室墙体与筏板基础间的分层浇筑,这样 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界面之前便形成了缝隙,称之 为施工缝。 由于两次混凝土分开浇筑,所以缝内新 旧混凝土分子间的粘结力与咬合力相对削弱,如果 处理不当,则不仅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,也会造 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。 由此可见,施工缝对结构影
852 工业建筑 2020 年第 50 卷增刊 响较大,尤其是渗漏水问题,更是地下工程中常见的 质量通病。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是混凝土工程的防水薄弱点, 除了结构自身混凝土需具备防水、抗渗性质外,缝内 需要采用止水材料在整个缝隙面形成一条止水线,封 堵渗水通道。 止水材料不仅要有良好的抗水渗透性 能,还要要求能够完全密封混凝土界面缝隙,阻止水 分渗透。 因此,高性能的止水材料、正确的安装工艺 以及施工缝的正确留置方式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。
3 已有的剪力墙施工缝防水做法及存在的问题
3. 1 已有的剪力墙施工缝防水做法 目前,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可以按照 GB 50108— 2008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 中的 4 种构造做法 进行施工。 如图 2 所示:1) 墙体施工缝内中置 钢 板、橡胶或钢边橡胶组合的止水带;2) 墙体施工缝 外贴止水带或外涂防水涂料、砂浆;3) 墙体施工缝 内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;
4) 墙体施工缝内预埋注浆 导管。 几种构造做法相互比较,设置止水带和止水 条的做法更多的应用在工程实际中。 尤其是钢板止 水带,由于其自身抗渗水性能好,加之力学性能优, 刚性大,可以承受混凝土的振捣力,便于施工安装固 定,所以被广泛应用。 但对于本工程的型钢混凝土 外墙,这些做法并不适用。 a—构造 1(钢板止水带 L≥150;橡胶止水带 L≥200; 钢边止水带 L≥200) ; b—构造 2(外贴止水带 L≥150; 外涂防水止水带 L = 200; 外抹防水砂浆 L = 200) ; c—构造 3; d—构造 4。 1—先浇混凝土; 2—中埋止水带; 3—后浇止水带; 4—结构迎水面; 5—遇水膨胀止水条; 6—后浇混凝土; 7—预埋注浆管; 8—注浆导管。
3. 2 存在的问题 按照 GB 50108—2008 中 4. 1. 24 条的规定,无 论是采用止水带方法还是止水条的方法,外墙水平 施工缝都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 mm 的墙 体上。 然而本工程中若按照常规做法留置水平施工 缝,则预先与筏板一同浇筑施工的 300 mm 高的上 反墙将会与约束边缘构件中型钢位置冲突,导致后 续型钢无法安装。 如果将上反墙在型钢位置处断开预留型钢安装 空间,型钢安装完成后再连同上部墙体一同浇筑,那 么断开处中置的止水条和止水带也需要断开,便无 法形成连续的止水线,同时,混凝土在断开处形成了 竖直的施工缝,后浇筑部分的水平施工缝也留置在 了筏板基础顶面,防水质量难以保证。 因此,针对这 种型钢混凝土外墙结构需要采用新型的施工缝防水 做法。
上一条: 无
下一条: 住宅屋面防水公司工程质量控制